|   
 
  |   | | 书号 | ISBN 978-7-5653-3932-5 |  | 条码 | 9787565339325 |  | 作者 | 刘习文 |  | 定价 | ¥60.00 |  | 开本 | 16开 |  | 装帧 | 平装 |  | 版印次 | 1/1 |  | 分类 | 保健 |  | 发行 | 公开 |  | 出版 | 2020年7月 |  
  |  内容简介:     本书介绍了杨氏太极拳传承故事、人物介绍、太极拳的招式以及关于太极拳的思考。内容详实、材料丰富,图文并茂。 |  图书章节:学武小记(代序言) 01聊斋品茶话“太极”        02张虎臣先生传      03杨氏太极拳大、中、小架的实践与认识  04杨少候拳技真谛 杨少候其人其事(附杨少候先生论拳) “杨少候—张虎臣”式太极拳传承顺序表 太极拳的更新改革之我见 杨少候太极拳预架、练架、用架之比对 杨少候太极拳的特殊要求      1指尖、鼻尖、脚尖三尖相照成圆。 2正三角形(等边三角形)之步。 3体架的柱与梁:柱须顺直,梁须静平。 4“动静之机”的妙用。  5太极不用手,用手非太极。 杨少候太极拳对身体各部姿势的要求-      1头部    2上肢部    3躯干部    4下肢部   5关节部 杨少候太极拳对整体动作中的要求-      1直、平、松、沉          2心静体松,奇妙无穷     3摧僵化拙,轻灵活泼      4轻缓柔和,六和一统     5动静无始,变化无端      6虚虚实实,自然而然    7开合吞吐,呼吸相系      8上下一条线,全凭两手转 杨少候太极拳的呼吸方法 一、初学太极拳者以自然呼吸为好 二、太极拳呼吸方法的探讨	 三、太极拳呼吸方法的认识与实践 杨少候太极拳练功的方向、时间和环境 5我 到 大 陆 学 “太 极”     ——记刘习文老师及所传太极拳艺      6太极拳博击之   7太极拳“打手”与“推手”辨      8“劲”—“懂劲”及其数学公式 9“引进落空合即出”之感悟     10太极拳的“舍己从人”与“沾粘连随不丢顶”- 11太极拳势的主动与随动  12太极无处不是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3生命现象对太极拳炼养方法的启示 14有关杨露禅身世的困惑 ——从“太极拳圈中多文人”谈起- 15《授秘歌》试折 16太极拳松的感悟与浅见 17“紧”是太极拳的禁区吗? 18《初学对太极拳要选对拳谱	 ——杨式、武式太极拳之“开合”说》的异议 19关于“杨少候与宋书铭推手较技”的辨析 20谈拳论道话“神仙” 21太极拳的腰腿创伤与防治  22闲话太极剑 23谈谈传统杨氏太极拳的“云手”式 24清末民初太极拳巨擘宋书铭    许禹生、王新武关于“宋书铭”的论述    谈谈“宋书铭”    关于“宋拳”的思考    由“宋书铭”引发的思考   “宋书铭事件”的前前后后    是否确有“宋书铭其人其事” 25作者简介 26《太极论辞附:杨少候拳技真谛》扉页用图
  |  | 编辑首语:吾生于抗日战争最艰苦岁月,流离失所,饱受战乱之苦;长在节粮度荒、自然灾害,师从张虎臣先生习太极拳技打熬筋骨,饥饿难忍,可谓典型的“先天不足,后天失养”。正值青春岁月垦荒西北边陲,又在阶级斗争风暴中落难文革,极尽人生苦难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争学历、拼职称、忙工作,直至退休,可谓“革命加拼命,关键时候不要命”,不得一日清闲,正因为有太极拳宝在身,一次次坎坷磨难,“常无欲以观其妙”含笑而过;一次次劳累病痛,“气宜直养”不治自愈…太极拳颐养身心、教吾做人。流光水逝,吾今已定居广西南宁,早已跨入古稀老人行列,庆幸蹉跎岁月中,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“零部件”运转正常,电脑五笔打字、高速路上开车不逊青壮,呜呼,这归功于数十年太极拳锻练、修养。 |   
         | 
          | 
 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		
  		 |   |    | 书名:公安院校师生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南 |  | 条码:9787565338946 |  | 装帧:平装 |  | 定价:¥12.00 |  | 作者: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医院 |  | 版印次:1/1 |  | 发行:公开 |  | 出版:2020年12月 |  
  |   |    | 书名:实用临床妇科肿瘤学 |  | 条码:9787565330162 |  | 装帧:平装 |  | 定价:¥35.00 |  | 作者:高娜 |  | 版印次:1/1 |  | 发行:公开 |  | 出版:2017年10月 |  
  |   |   |   |   |   |   |   |   |   |  
  |   
         |